光伏电站掀新一轮扩张潮 “弃光限电”苗头已现

   日期:2014-08-04     浏览:839    

    在政府强力推进以及产业自然蜕变的大背景下,本轮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深度前所未见,并将对未来中国的产业格局构成深远影响。尽管经济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增速下滑,但中央适时、适度推出的一系列微刺激政策,让经济增速“下限”得以保全,为中国经济大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微刺激、大转型”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为了解当前热点行业最新动态、演进路线、机遇风险,《每日经济新闻》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四十多名记者深入工厂、矿山、医院、港口、市场、研究机构、实验室,从产业一线获得了大量当前实体经济的珍贵信息,并据此制作出了“微刺激大转型——2014焦点行业生态调查”专题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光伏地面电站。

    《《《

    现象篇

    成本政策“两轮”驱动资本抢滩光伏电站

    每经记者江然发自成都

    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随着各项补贴政策落地、上游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中国光伏行业已由过去的产品制造走向装机阶段。在分布式发电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地面电站凭借模式相对成熟、现金流稳定等优势,成为光伏产业链中最受益的环节,引得各路资本为之折腰。

    截至2013年底,全国22个主要省市区已累计并网741个大型光伏发电项目,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在2014年7月,上市公司公布的在建或拟建光伏电站项目至少10个,规模达1.1GW。

    不过,资本青睐光伏电站的同时,不得不面对“资源稀缺”的现状。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国家能源局规划2014年地面电站新增装机量仅为6GW,目前各地路条发放趋紧,上半年装机情况并没有达到预期。

    上市公司扎堆投资光伏电站/

    7月30日,乐山电力发布消息称,将与国际光伏巨鳄SunPowerCorporation、中环股份,以及有政府背景的两大投资方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津联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拟在四川省开发建设装机容量为3GW的高效光伏中心项目,其长期目标是开发建设超过约10GW的装机容量。

    而就在半月前,中利科技(002309,SZ)也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宁夏中利腾晖收到宁夏发改委出具的相关光伏发电项目登记备案通知,该项目位于石嘴山,规模为100MW;7月18日,隆基股份(601012,SH)公告显示,旗下全资子公司同心隆基收到宁夏发改委通知,同心隆基30MW光伏电站项目符合登记备案条件,予以登记备案。

    不断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大手笔投资光伏地面电站的还有爱康科技(002610,SZ)。继6月底刚宣布计划斥资不超过8.5亿元建设甘肃金川光伏电站后,爱康科技近来又出资1000万元收购新疆一家光伏企业。

    除了民营资本,国有资本亦钟情于光伏电站。今年3月,航天机电(600151,SH)发布公告称,拟对旗下两个电站项目增资2.72亿元。这已是近一年来,航天机电第10次公告宣布投资及增资光伏电站项目,涉及总金额超过20亿元。

    投资界认为,光伏产业由制造迈入装机环节,下游地面电站需求已进入增长阶段。

    光伏电站需求爆发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与成本下降两大推手。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自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国内新增光伏行业政策至少17条。通过明确标杆电价补贴20年、补贴资金按季拨付按月结算、增值税即征即退50%等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光伏电站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减弱,也刺激了更多资金进入光伏电站领域。2013年,全国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达11.3GW,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终端市场。

    除了政策拉动以外,制造环节成本的不断下降,亦为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瑞银证券统计,多晶硅价格从2008年的400多美元/公斤一度下滑至20美元/公斤以下,未来数月还将保持该价格水平;组件价格则从4美元/瓦下滑至目前的0.6美元/瓦左右。

    “在多晶硅、组件等成本降下来之后,国家开始给上网电价补贴。”国金证券新能源电力设备高级分析师姚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本已经降到一个能补得起的程度。”

    瑞银证券的一份研报亦指出,整个光伏产业链成本不断下降,至少带来两方面利好:其一,在政策驱动市场的情况下,所需要的补贴额度在减少;其二,随着成本继续下降,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有望逐步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甚至最终实现与传统能源的发电侧平价上网,从而使得具备经济性的光伏发电脱离政策补贴影响,转向市场化驱动。

    地面电站装机量不如预期/

    眼下,电站建设环节盈利水平吸引力及确定性增强,加上2014年标杆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因素,国内光伏地面电站市场迅速爆发,处于产业链上中游的企业开始扎堆投资下游电站。如爱康科技、中利科技等上市公司,均成为坚定向下游延伸的民企代表。

    “由于过去几年的低谷,中上游环节相对产能较多,为了稳固产品在下游的需求,一些上中游环节的企业开始做电站。”NPD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此外,这几年价格下跌厉害,上中游利润不高,往下游延伸也是为了寻求更多利润。”

    实际上,去年光伏产业政策加码的初衷就是希望“开启下游市场从而解决中上游产能过剩”,当时有分析指出,只要同时落实并网、补贴、信贷、监管等政策,也可规避下游电站过剩。

    “从前两年看,光伏企业加码下游确实是为了消化自己的库存。”国金证券新能源电力设备高级分析师姚遥也持相同看法。一名长期从事多晶硅制造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一年来国内光伏电站的建设潮,明显带动了上游多晶硅市场。

    “现在电站补贴政策也明确了20年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光伏地面电站是一门能够稳定赚钱的生意,不管是开发还是持有运营,企业乐得去做。”姚遥解释。

    廉锐亦表示,相比之下,只要政策稳定,投资一个光伏电站能获得20年~25年的长期稳定收益。“光伏电站是长期优良资产,只要资金没有问题,发电就有稳定现金流,利润很快就会有所体现。”

    根据能源局规划,201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总量为14GW,其中地面电站6GW,分布式发电8GW。但这个规划似乎远远无法满足各路资本对光伏电站的胃口。

上一页12345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