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服业寒冬将至?快时尚品牌连曝失联、欠薪事件

   日期:2014-08-14     浏览:602    

    近日,继香港上市公司诺奇股份(01350.HK)董事长丁辉被确证卷款失联,福建泉州的企业又接连曝出几起类似事件。同为快时尚品牌的霍普莱斯(HOPERISE)、新加坡上市企业鳄莱特(FO8.SG)均传出老板失联、欠薪的消息。

    “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相比,这一轮中小企业的危机要更严重一些。”8月7日,福建润丰堂信息科技董事长陆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作为曾在数家鞋服企业任职高管的资深品牌营销人,陆遥对危机早有预感,“被曝光的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企业,而很多小企业破产根本没人关注,太多了。”

    而传统鞋服企业的倒闭又将牵扯整条产业链,很多上游小供应商等也会因此而破产倒闭,连锁反应导致很多小供货商听到一些消息就赶紧赶到相关企业去讨债。“现在人心惶惶,都害怕自己的债主突然失踪。”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诺奇不是个案

    7月25日,香港上市企业福建诺奇股份有限公司(1353.HK)发布公告称其董事长丁辉失联,此时距该公司上市不过半年之久。

    诺奇服饰在今年年初上市之时曾被业内称为“放卫星”,因为整个传统服装行业下滑的情况下,诺奇能逆势而上,给了很多服装企业信心。但就这样一家公司,董事长却毫无征兆“失踪”,很多供货商至今还在追讨欠薪。

    彼时传言是丁辉因经营不善欠债而卷款失联,不过迄今为止,失联原因并不明确,但卷款却得以证实,且早有预谋。

    7月31日,诺奇董事会称,今年1月27日及4月3日,其全资子公司诺奇时尚国际在香港交通银行的账户共有8228万元被转移至一间英属处女群岛公司的账户;同时1月27日及今年3月31日,丁辉先后指示诺奇时尚于交通银行香港分行银行账户的1.6亿人民币及250万元人民币转移至诺奇时尚位于厦门国际银行的银行账户。这意味着丁辉从一月至四月先后四次转移诺奇公司资金累计2.28亿元。目前,诺奇已经报警,虽然称正常运营,但门店却处于清仓回笼资金状态,而部分供货商也停止供货。

    丁辉失联风波未过,同为泉州地区的另一个快时尚品牌“HOPERISE(霍普莱斯)”的老板也被传于上周失去联系。8月3日,有消息传出霍普莱斯老板张瑞表失联,供应商催款却打不通电话。另据了解,该品牌的经营状况并不好,而且曾经与该企业有过合作的银行也已经与其终止借贷关系。而来自东南早报的消息称,虽然该公司老板失联,但公司依然在运作。

    实际上,老板失联情况在泉州早有端倪,不过因为诺奇是上市公司而引起媒体关注。在新加坡上市的鞋企,福建晋江鳄莱特集团工厂也被曝出停工数月,从去年底开始欠薪,并且联系不上负责人。

    资料显示,鳄莱特创办于1983年,其前身为洋埭鞋帽厂,鳄莱特宣称自己做了晋江第一双运动鞋。2008年,鳄莱特在新加坡上市,多品牌运作,旗下拥有两大男装品牌,5条成型生产流水线,员工2000多名。

    但有企业员工对外透露,公司从2013年底放假之前就已经欠薪,高层表示节后正常经营再补发工资。然而这一拖却是半年,至今员工也并未拿到所欠工资。目前参与维权的有鳄莱特集团旗下的鳄莱特轻工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旗下海明威鞋业等员工。

    有员工在5月申请进行仲裁,企业答应在7月底补发欠薪,然而却又是空欢喜。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相关员工尚在维权中,且联系不上企业负责人。

    三大因素压垮中小企业

    某体育品牌前高管魏红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泉州的企业大部分都是传统的鞋服企业,大部分的企业在此前的快速扩张中并没有与时俱进升级转型,而是依然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在进行经营。

    “很多小品牌还是以为做品牌就是开店,就是打广告。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必须针对零售市场的今天,企业思维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1月,福建晋江营业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总数超过5200家,累计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80家。而在这些企业中,传统鞋服企业占据超半壁江山,曾经有人戏称央视体育频道为“晋江频道”,而泉州也随处可见明星代言不知名的品牌,可见一斑。

    陆遥则表示,在2008年之前,大量中小品牌通过渠道扩张与跑马圈地还能赚到部分钱,而其中一部分企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已经上市,目前经营很好;而随后第二批企业在经历过金融危机的考验之后存活下来也做到上市,基础较好经营还算正常;近几年,第三批企业又出现,但这批品牌因为大环境与商业模式的影响,其实品牌基础并不夯实,勉强上市,融资却不及负债,没办法用资本杠杆平衡自己的经营。

    此前就有传言称,诺奇董事长是上市之前欠债太多导致失联。

    除业态及经营模式之外,来自电子商务的冲击也被魏红涛及陆遥频频提及。魏红涛称,很多中小企业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却没有做出改变,依然按照传统的门店加广告模式在做,大部分的资金都浪费在看不见的地方,而目标人群并没有接收到有效信息。“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思维模式又传统,目前又受到电子商务的冲击,成本居高不下。”

    而陆遥也表示,目前一个品牌动辄几百家店面,甚至上千家,而其中有七、八成处于经营持平状态,甚至有些还是亏损状态,通过简单的关、停、并、转并不能解决业绩变差的情况。“去年有一家2亿规模的女装品牌找我们做品牌咨询,结果存货有超过1亿元,一季服装只销售了2成,这样的企业很多。”

    传统鞋服企业在传统思维模式下经营愈加困难,资金周转捉襟见肘也成为常态。一位泉州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传统鞋服企业的高利贷已经达到了7个点,还不是谁都能借到的。而银行对于传统模式的批贷也谨慎许多。“现在很多企业都去找中间人去跟银行央求拖贷。根本还不上,而今年还不上,银行在下一年怎么可能再放款。”陆遥表示。

    “5亿元规模内的传统鞋服企业如果不转型都有风险,实际上现在的经营已经很困难了。如果发生倒闭潮,数量上百家都有可能。”他说。

责任编辑:张娣

【慧聪资讯手机客户端下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